《勞務派遣')" name="HL_TAG">勞務派遣暫行規定》已施行四個多月,新《勞動合同法》和《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辦法》去年已施行,規范勞務派遣的一系列法律法規正逐步形成體系,勞務派遣用工進入新階段。勞務派遣人員的權益是否得到保障?勞務派遣濫用能否得到有效遏制?記者深入派遣工、用工單位、派遣公司進行調研。
勞務派遣工
是否同工同酬,差別在福利,希望未來有規劃
“同樣是空姐,卻分三六九等。因為我們那批進公司的,雖然也是經過航空公司嚴格選拔、招錄的,但我們的身份屬于勞務派遣工。”空姐李玲告訴記者,她們公司乘務員中大概30%屬于勞務派遣。李玲說:“勞務派遣的乘務員少了房屋補助,平均一年少幾千塊錢;此外,公積金繳存也有很大差異。”空姐是一個吃青春飯的崗位,正式員工在飛行一定期限后,可以申請轉到地面工作崗位。但對于勞務派遣的乘務員,只有到乘務長級別,或者在頭等艙服務,才有資格參加正式員工轉入地勤的考試,否則連考試資格都沒有。
勞動合同用工是我國的企業基本用工形式,勞務派遣用工只能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實施。作為一種靈活用工方式,勞務派遣有助于促進就業、降低用工成本。然而在不斷增長的勞務派遣用工背后,勞務派遣工與正式職工同工不同酬的情況越來越突出。很多長期供職的勞務派遣工看不到發展前景。
近日,記者來到昆明五華區政府旁邊的云南省人才市場,隨機采訪了幾位求職者,看是否介意是勞務派遣工。幾位求職者要么表示不明白勞務派遣,要么說什么用工形式無所謂,只要按時足額保證工資即可。云南眾成人才派遣有限責任公司就位于該人才市場。據該公司周怡辰介紹,目前公司合作的國企用工較為規范,不少單位都有勞務派遣工的“轉正”考試,但一些中小型企業,勞務派遣工權益保障情況就不樂觀。
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葛磊律師說:“很多企業為降低成本,將直接用工轉為勞務派遣用工形式,有些屬于超三性用工的違法行為。勞務派遣用工占比過大,部分福利得不到保障。”
《勞動合同法》第六十三條規定:“被派遣勞動者享有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利。”《勞務派遣暫行規定》要求用工單位應支付加班費、績效獎金,提供與工作崗位相關的福利待遇;對于連續用工的情況,應建立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北京市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梁楓律師認為:“同工同酬僅僅依靠法律規定并不一定能夠徹底解決。應逐步通過集體談判方式,建立健全工資協商機制,這才是根本途徑。”
用工單位
10%成上限,部分國企開始統一用工形式
山東某大型國企因合同職工用工成本高,多年沒有招聘新職工。前幾年因“減員增效”下崗的部分職工,又通過勞務派遣形式進入公司。這類現象并不鮮見,據全國人大常委會、全國總工會等調查顯示,2011年,在大型企業中,勞務派遣工占全部職工比例超過16%,遠遠高于國際上3%—5%的正常值。為剎住勞務派遣濫用,《勞務派遣暫行規定》規定:從事輔助性崗位的勞務派遣人員不超過其用工總量的10%。這項規定剎得住濫用之風嗎?
據參與執法檢查的專家反映:“10%的硬性標準,主要是為防止部分企業濫用彈性規定。”梁楓律師認為:“10%的限制比例爭議很大。如果企業違反規定使用勞務派遣工,則在司法實踐中很可能被認定為勞務派遣關系無效,而職工與用工單位之間存在事實勞動關系。這對企業用工有很大風險。”
“轉正是解決超比例用工的主要途徑,目前辭退的非常少。”周怡辰告訴記者,“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銀行大堂經理,本身并非銀行核心業務,但現在又普遍都有,到底屬不屬于輔助性崗位?”
在云南某國企,通過組織已聘用勞務派遣工的內部考試,勞務派遣工正在逐步轉化為正式合同工。“我們總部要求2016年完全統一用工形式。像今年,雖然我們在招錄人員時還是采取了普通員工和柜員合同工兩種類型,但新錄用人員不管是工資待遇還是未來升職,和普通員工都沒有任何區別。”該公司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過渡期是指,對于正在履行的勞務派遣協議及合同,已然有效,應履行至合同期滿后,再按新規定執行;但是,對于正在履行中的勞務派遣用工下的勞動合同,違反同工同酬原則的,應根據新規定予以調整,過渡期為規定施行起兩年之內。
然而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某地區的政府部門和事業單位已計劃使用“公益性崗位”來代替,填補超出勞務派遣比例部分的空缺。
勞務派遣公司
曾出現皮包公司等亂象,重新洗牌現契機
根據《實施辦法》的規定,經營勞務派遣業務,應當向所在地有許可管轄權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以下稱許可機關)依法申請行政許可。這意味著,派遣公司設立進入了行政許可的階段,同時派遣公司的注冊資金提高到200萬以上,派遣公司設立門檻提高,面臨轉型契機。
據周怡辰介紹,公司2007年成立,辦公場所為自有產權,注冊資本已達200萬。勞務派遣新規執行后,公司業務有沒有減少?周怡辰告訴記者,因很多大型國企在“消化”原有的派遣用工,需求量有所減少,但由于不少小型勞務派遣公司受規定要求逐步退出市場,不少新的用工單位開始合作,所以業務量基本保持穩定。“但隨著兩年過渡期的到來,勞務派遣的總數可能將會有所降低。”
張林,55歲,經營當地縣城最大的勞務派遣公司,“近期省市都出臺了相關細則,我們的注冊資金提高到200萬,固定資產、房屋面積等也達到要求。”他的公司有勞務派遣員工2000多人,主要派往當地銀行等單位。目前遇到的主要問題是當地統一派遣帶來不便,張林透露,“本來我們可以直接往縣里銀行等單位派遣,但是市里銀行偏偏要求統一派遣。我們派遣工辦理醫療、工傷認定、勞動糾紛等,都要跑到市里去,非常不方便。”
張林接著告訴記者:“和誰同工同酬?怎么落到老百姓身上呢?目前看來執行很難。”
葛磊律師坦陳:“勞務派遣公司經營監管過松,很多屬于皮包公司,自設派遣公司的情況仍然存在。”梁楓律師則認為:“隨著本次修改中對勞務派遣單位設立標準的提高以及行政許可制度的設立,中小型勞務派遣單位將會逐步退出市場,大型勞務派遣單位市場占有率則會日益增加。這些均表明了國家規范勞務派遣用工的決心。” |